习惯性流产

作者: 有娲网  2021-03-22 19:54:32

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习惯性流产的治疗现状由于病因不清,无有效分类方法,临床医生多在先兆流产阶段盲目的给予中药、孕激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予以所谓的保胎治疗,但因病因不明,其治疗效果可想而知。目前有些国内外医生采用为患者接种丈夫或他人的淋巴细胞来治疗习惯性流产,但副作用极大,因此临床疗效存在争议。

undefined

习惯性流产的临床表现与一般流产相同,也是经历先兆流 产、难免流产、不全或完全流产几个阶段。早期仅可表现为阴道少许出血,或有轻微下腹隐疼,出血时间可持续数天或数周,血量较少。一旦阴道出血增多,腹疼加重,检查宫颈口已有扩张,甚至可见胎囊堵塞颈口时,流产已不可避免。如妊娠物全部排出,称为完全流产;仅部分妊娠物排出,尚有部分残留在子宫腔内时,称为不全流产,需立即清宫处理。

治疗方法

以预防为主,在受孕前,男女双方都应到医院做仔细的检查,包括生殖器检查及必要的化验。有条件的可 做染色体检查,如能找到原因,针对原因进行治疗。已经妊娠者也要按照医生的指导针对原因进行不同的安胎处理。

中医认为本病多属肾气不足,冲任不固所致,宜在未孕之前补肾健脾,固气养血,进行调治。月经期停服,以2个月为一个疗程,可服1-3个疗程。

对于子宫内口松弛所致之妊娠晚期习惯性流产,一般在妊娠16-22周即采取子宫内口缝扎术,维持妊娠至后期甚至足月。

患有习惯性流产而导致不孕不育症的女性,一般会受到家庭伦理、地方习俗等多方面的社会压力,所以总是在全国范围内寻求诊断和治疗。

3D孕育微环境疗法根据患者孕育环境评估结果,采用宫颈纳米液压融合术,通过高密度分子液的压力舒缓地推动双侧苗勒氏管下段的扩张形成和融合,使宫颈得到充分扩张。随后高密度分子液还有对形态异常的宫颈具有矫正作用,保障受精卵的顺利通过。分子液中的中和因子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充分地与宫颈液进行融合交换,调适宫颈也的稠度和分泌数量,可有效杜绝习惯性流产的再次发生。

病因诊断

引起习惯性流产的病因复杂,临床上竟有43种疾病最终可导致习惯性流产的发生,有免疫性因素、遗传性因素、感染性因素、内分泌性因素、解剖因素等,而其中免疫性因素导致的流产占习惯性流产的67%之多,解剖因素占14%、 内分泌因素11%、遗传因素占5%、其它因素占3%。近来针对很多女性不清楚发生习惯性流产的原因

习惯性流产的诊断与检查

一、一般性诊断

包括病史询问(内、外、产科史、代谢病史、感染中,宫内有无异物存放,有无药物中毒,接受放射线治疗等),体检及盆腔检查时应注意子宫大小、位置,附件情况,基础体温测定,宫内膜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必要时作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血型及精液常规等。

二、特殊检查

1 、对疑有遗传性疾病者,夫妇双方均应做染色体核型检查,或进一步做夫妇的家系遗传学调查和系谱绘制。

2 、激素测定,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的定量检测。

3 、尿、宫颈粘液培养了解有无微生物感染。

4 、对于流产后妊娠物的病理解剖及细胞遗传学的研究。

5 、怀疑患自身免疫性疾病者要检测 APA。

经以上全面检查,逐一排除常见原因而病因仍不明者,应疑为免疫性习惯性流产,需做免疫学检查。

三 、免疫学检查

1 、首先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反应 (MLR) 及淋巴细胞毒性抗体测定,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流产。

2 、抗精子抗体的测定。

3 、血型及抗血型抗体测定。

习惯性流产的分类

早期原发: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 12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早期继发: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 12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晚期原发:首次怀孕起,即在停经 12~28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晚期继发:曾有正常妊娠,在停经 12~28 周内连续 2 次自然流产。

预防方法

习惯性流产的预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生活习惯: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要有规律,并要适当活动。

2、注意卫生:孕妇应该勤洗澡,但是不宜盆浴、游泳等,另外一定要注意防止病菌感染的出现。

3、合理膳食:女性平时要注意合理饮食,尤其是孕妇更要注意饮食方面的选择,应该适当补充维生素以及各种必要的微量元素等。

4、其他方面:女性怀孕后,应该时刻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各种不良刺激的影响,而且要定期做产前检查,慎房事等。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