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指数

作者: 有娲网  2021-04-15 19:52:24

什么是羊水指数

羊水指数是B超方面使用的术语。孕期妈妈会做好几次B超检查,检查的目的是看胎宝宝在子宫里面的生长发育情况,羊水量和胎盘情况。如果羊水量正常的宝宝,B超医生往往只会测量羊水的较大暗区。羊水的较大暗区是垂直的深度,也就是从肚皮(在妈妈平躺位置的情况下)垂直向下有多深。但是,如果羊水较大暗区的数值超过正常范围,像羊水过多的妈妈,可能是超过8cm;羊水过少的妈妈会小于2cm,医生可能就会要考虑去给孕妈妈做羊水指数的测量。羊水指数的测量是以肚脐为中点,将腹部分成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都去测量羊水最深部位的深度,将这4个区域的数值加在一起,来进一步帮助判断宝宝在孕期里,羊水量是不是属于正常的范围。

羊水指数四个值怎么看

“羊水指数通过b超来测量,通常是把b超下四个象限的羊水指数总和加在一起,医生看羊水指数来进行评判。正常情况下,羊水指数应该不小于八,如果小于八称为羊水偏少。如果小于五称为羊水过少,如果大于25则称为羊水过多。越是在怀孕的早期,出现羊水过多或过少,越有可能合并胎儿畸形。所以,在越早期发现羊水过多过少的情况下,应该进行产前诊断,明确胎儿是否存在异常。如果到了怀孕的晚期,比如说妊娠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也会影响羊水。”

羊水指数多少算正常

“孕妇羊水指数正常值为5~25厘米。妊娠期羊水是逐渐增加的,到孕38周为1000毫升,以后逐渐减少,孕期羊水量在300到2000毫升之间是正常的。在孕期检查时通过B超可观察羊水的情况,通常看到B超报告单上一般有两个羊水的数值,一个是羊水较大深度,其正常值为3~7厘米,大于7厘米为羊水过多。另一个是羊水指数,其正常值是5~25厘米,羊水指数在孕晚期可作为判断羊水量的重要指标,是测量宫腔四个象限内较大羊水池垂直的深度之和,羊水指数≥25厘米时为羊水过多,≤5厘米为羊水过少。无论是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均可对母婴产生不利的影响,一旦出现应尽早就医。”

羊水指数和羊水深度

羊水指数和羊水深度的区别,就是羊水指数是包括羊水深度的。在晚期做B超时,B超一般给羊水两个数值,一个就是羊水深度,一个就是羊水指数。羊水的指数就是孕妇以肚脐为中线画十字,然后将腹部分为四个象限,四个象限羊水池较大深度就是的羊水深度,而四个象限羊水的数值之和就是羊水指数。根据羊水指数和羊水深度的数值,判断宝宝生存的空间是不是正常。一般情况下,羊水的深度一般是3-7cm,羊水指数一般是7-18cm。如果羊水过多,要考虑有没有宝宝发育异常,或者孕妇有没有合并糖尿病的情况。如果羊水过少,也要考虑胎儿的情况和下一步的治疗措施。

羊水指数和羊水深度

羊水指数是四个值相加

“在孕期描述羊水量有两个指标,分别是较大羊水深度和羊水指数。羊水指数是指通过肚脐画一条水平线和一条垂直线,将羊膜腔划分为四个象限,然后通过B超分别测量每个象限的羊水深度,将这四个数值相加,就是羊水指数。在孕期羊水指数是重要的反应羊水量的指标,正常情况下,羊水指数应该在8至18厘米之间,如果羊水指数小于8厘米,称为羊水过少,如果羊水指数大于18厘米,称为羊水过多.无论是羊水过多或过少都要仔细的寻找原因,尽量排除母体或胎儿存在异常。”

羊水指数120mm正常吗

怀孕后检查出来羊水指数为120毫米是属于正常的羊水量。羊水指数在80毫米到200毫米之间是属于正常的,现在检查结果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什么问题。怀孕后羊水是胎儿生存的环境,如果有羊水量不正常或羊水浑浊等情况,都会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好的影响,要注意羊水的检查。

指数过多

凡在妊娠任何时期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羊水过多(polyhydramnios)。羊水是维系胎儿生存的要素之一,从胚胎开始形成之前,就必须先要有羊水将厚实的子宫壁撑开来,提供胎儿生长发育所需的自由活动空间。它的功能还包括:子宫遭受外力冲击时的缓冲剂、维持稳定的温度、分析成份来了解胎儿的健康情况与成熟度等,而且阵痛时借着水囊传导压力亦可协助扩张子宫颈。羊水量的多寡因人而异,通常随着妊娠周数增长而逐渐增加,十二周时有50cc,怀孕中期大约3、400cc,直到妊娠三十六至三十八周达到较大量的1000cc左右,过了预产期则显著减少。怀孕初期的羊水主要由覆盖胎盘和脐带的羊膜所分泌,到了四个月之后,胎儿吞食羊水与排尿能够调节羊水的量及成份,同时羊水进出呼吸系统也会有所影响。

指数过多

病情起因

1.胎儿畸形:以神经管畸形和消化道畸形为主。

2.多胎妊娠:尤以单卵双胎受血胎儿居多。

3.孕妇和胎儿的各种疾病:如糖尿病、ABO或Rh血型不合、妊高征、急性肝炎、严重贫血等。

4.胎盘脐带病变:如胎盘绒毛血管瘤、羊膜绒毛膜炎等。

5.特发性羊水过多:即原因不明,约占30%。母儿影响羊水过多孕妇易并发妊高征、早产、胎膜早破、胎位异常。破膜时易发生胎盘早剥与脐带脱垂。分娩时易合并产后出血。

处理

1.如合并胎儿畸形,立即引产。

2.疑有羊膜绒毛膜炎者,可静点抗生素

3.胎儿尚未成熟,而症状严重孕妇无法忍受,可行羊膜腔穿刺放出羊水,注意放羊水的速度及量,防止胎盘早剥及早产。

4.胎儿成熟后,症状严重者,可行引产术。人工破膜时,采用高位破膜,使羊水缓慢流出,以免引起胎盘早剥或脐带脱垂。

5.症状较轻者,可继续妊娠,严密观察羊水量的变化。

6.分娩时注意子宫收缩及产后出血。

预防

1、注意休息,低盐饮食。

2、可服利尿剂双氢克脲塞25mg,每日口服3次,或健脾利水温阳化气的中药。

3、注意预防胎盘早剥、产后出血。

指数过少

胎儿畸形如先天性肾发育不全、肾发育不全、输尿管或尿道狭窄会因少尿或无尿导致羊水过少。过期妊娠过期时,胎盘功能下降,灌注不足,胎儿脱水,羊水减少。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羊水过少是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特征之一。慢性缺氧导致胎儿血液循环的重新分布,主要供应大脑和心脏,而肾血流量减少,胎儿尿液产生减少,导致羊水过少。

指数过少

治疗

1.预防过期妊娠,妊娠超过41周及时引产。

2.如临床提示羊水过少,B超示羊水指数≤5cm,在除外胎儿畸形后,可剖宫产终止妊娠。

3.如羊水指数介于5cm-8cm之间,可行人工破膜术引产,观察羊水性状,羊水Ⅲ度或出现胎儿窘迫症状,短期内不能阴道分娩者,剖宫产终止妊娠。

4、产程中注意羊水性状变化,加强胎心监护。

预防对育龄妇女应加强优生优育宣传指导,做好产前筛查工作,孕3个月建卡定期系统保健检查;孕37周以后至40孕周前计划分娩减少羊水过少的发生率。能够影响羊水量的药物主要有消炎痛,可以减少羊水量用来治疗羊水过多用时要注意检测羊水量,及时减量或停药,避免引起羊水过少该药不宜用在孕34周后,因可引起胎儿动脉导管早闭。

点击阅读全文

当前位置: 首页 孕期管理 羊水指数